何为信仰者?影片《信仰者》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给出了形象的答案。方志敏、刘畴西,有了“劳苦大众谋幸福”这样一个高大的信念,肝脑涂地,百折不挠,舍弃生命,叫人敬仰;而第21师师长胡天为了“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的信仰,虽不光彩夺目,但是发乎于心,贴地而行,简单明了,单纯美好,心正意诚,为了这样一个信念,他同样英勇奋战,毫不畏惧,叫人心生佩服。
如此,心中有一种明确的执念,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这一生此生,为此而战,为此而死,心中充满力量,胸中充满斗志,即,为信仰者也!有信仰的男儿,“到死心如铁”;有信仰的女子,“巾帼也不会让须眉”。所以,信仰者定是强者。
旧中国外国强权势力的侵略,军阀势力之间的混战,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给中国人造成了难以想象、不堪忍受的蹂躏和创伤痛。正是有了一批又一批强大的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者,虽然他们饱受磨难,但他们毅然决然用他们的血肉和思想,不懈奋斗,矢志不渝,历经无数艰难困苦,以超凡的意志力奋起反抗旧制度,推翻旧政党,建立了新中国的伟业。
而今,和平年代,腾飞的复兴的中国,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幸福感,但是,“信仰”二字却越来越模糊,常常迷失了自己,或茫然不知所措,或随波逐流,或轻剑生命,或贪图享乐,或惧怕困难。有人生活在麻木茫然的惯性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每一天都是对前一天的重复。他们的人生里既没有对当下的激赏,也没有对明天的期许。找不到人生发光的时刻。正如,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多次。
所以,作为一个教育人,我思考的是当下,在孩子心中种下信念,找到信仰,做好信念教育极为必要。
首先,我要找到一个大理由,明确一个校长的信念。
可以说,一个没有坚定信念的校长就不要谈信念教育。用上一个关联词就是:只有校长有信念,师生的信念教育才有迹可循。
可是,谈到校长的信念,我心中就充满酸楚。去年我突然被派到一个农村小学做校长。条件艰苦、孤身一人,加上对农村教育不熟悉,没有经验,不了解当地文化观念等等的不适合,感觉不美好的环境不理想的生存条件一步步地消磨着你捶打着你,信心、勇气和志向你的宏伟蓝图,我拼命拽着也没用。
怎么拯救自己?——就是坚定的信念!作为校长,我必须给自己一个继续当校长的“大理由”,这个大理由我把它定为我的信念——成全自己,成就他人。
怎么成全自己?把不美好的一切转化成内心的力量,然后,你会发现你时常会被自己的美好而感动,因为渐渐地你会感觉用你的人格、学识、良知获得尊重;渐渐地你也可以用你的人格、学识、良知创造出别人对你的需要,你就像黑夜中的灯塔,孤独始终,坚定屹立,因为你在照亮别人的心灵。这就是成就他人。
其次,做出一个小思考,农村的信念教育该怎么做。
通过自己的这么一个心路历程,再看农村的教育,你会发现病恹恹的农村教育,要提振,要根部发展,和我一样,就需要自己的信念教育。
很多时候,成就他人的信念是源于对成就我们的人的一种感恩。不负于这样有专业思考的老师如此用心地指导和成全,我也不能放弃。
最后是,开展系列信念教育活动。
按树立愿景——动心,感受美好——立心,书香浸润——守心,身体力行——践心这四个维度进行渗透式的信念教育网络。
接到市**局**部微信群发来党员观看《信仰者》电影的通知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第一个在群里“活跃”起来,激动地告诉大家,影片很多战争拍摄场景是在我外婆家葛源崇山头冷水塆和汪家棚拍摄的。电影的上映对横峰人,横峰的葛源人来说充满着自豪和骄傲,尤其是我这个在葛源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作过的人。这是一部以歌颂方志敏这位革命先驱为主的英雄史诗,是一部突出弘扬主旋律、传承红色基因的影片。影片中的历史背景,拍摄场地,方志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让我格外感动。
二十七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我有幸在葛源烈士馆从事讲解工作。从此对赣东北,闽浙赣地方党史有了必不可少的接触;对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领导人开创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历史必须有所了解;对方志敏等人的英雄事迹和战斗故事更要收集整理;对方志敏的《清贫》《可爱的中国》等篇章也需反复熟读背诵。在烈士馆工作期间,我曾经为江西省副省长陈癸尊、中共江西省纪委书记马世昌、**部优抚司司长周仕禹等领导讲解过方志敏等烈士的事迹。因此,我怀着对《信仰者》的信仰,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影片。对我来说是一次对革命烈士事迹的再学习、方志敏精神的再提升。
电影《信仰者》,是对共产党人、革命者精神的高度概括,对共产党人、革命者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崇高品质的高度凝结。信仰者,首先是“信”,其次是“仰”。信者,“坚信”也;仰者,“仰慕”也。信仰者相信共产党人为推翻不合理的社会,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不合理的制度能成功;坚信仰慕、敬仰的一个自由平等的、幸福的新社会能实现。于是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去打败一批又一批敌人。他们为信仰者而骄傲,他们也为自己能成为信仰者而自豪。
寻淮洲,卓越而年轻的红军指挥员,从中央苏区历史反“围剿”斗争中,身经百战,锻炼成长。为了革命,他牺牲时,年仅22岁。
刘畴西,在国民党东征战斗中失去左臂。这位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让蒋介石十分赞赏。然而信有异,不可同仰;道不同,不相为谋,刘畴西走的是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道路。1933年3月,刘畴西奉命前往闽浙赣苏区工作,并在闽浙赣苏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同年10月,调任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兼新红十军代军长、军长,与方志敏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谭家桥战斗失利后,他因没有及时指挥部队突围造成队伍损失从而自己被捕。在监狱中,他不为受折磨的狱中生活而难过,却为自己战斗中指挥有误而内疚自责,并主动要求接受上级领导的处分。这就是一个信仰者对党的信任,对真理的信服,对革命必将胜利的信仰。
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不管是日常生活和工作还是战斗中,都随身携带着一个搪瓷碗。这是他母亲留给他的要饭碗。带着它就不会忘记儿时的苦难;带着它就不会忘记父母和乡亲们的嘱托;带着它就不会丢失革命的意志;带着它更不会忘记被侵略的国家以及受苦受难的穷苦人民。他被捕后,在狱中也不忘随身带着它。他被敌人杀害时,腰间还挂着这个搪瓷碗。国家不独立,人民不解放,他岂能丢掉这个搪瓷碗,这就是一个革命者对革命的忠诚和信仰。
影片中的主人公——伟大的共产主义先驱者方志敏,他不仅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清贫、奉献、爱国、创造”方志敏精神的代表。他不仅创建了“方志敏式的根据地”,也创建了两支红十军;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懂经济,会外语,是共产党人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他担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时,闽浙赣省苏区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苏维埃模范省”,授予“红十军”奖旗一面,方志敏个人授予“红旗勋章”一枚。这样一位人才、良才、全才被捕后,在狱中,他带病工作,撰写文稿。“血性文章血写成”,他与时间赛跑,与生命竞争,撰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稿。总结了创建苏维埃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完成了《清贫》《可爱的中国》两篇不朽的著作。这两篇文章后来成为历史的教科书,党员和干部学习的教材。方志敏即使在狱中也没有忘记做宣传和统战工作,他的文稿就是通过民主人士和革命的同情者支持者传递出狱的,从而成为党的历史文献,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读本。
感谢电影《信仰者》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们,为我们再现了方志敏和在革命战斗中牺牲的无数先烈信仰者们一个个伟大而崇高的形象!
当今全党全国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每一个有志者、党员干部都应向信仰者学习,并力求使自己成为一名坚定的信仰者,为实现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
电影中多处出现的战斗拍摄场景崇山头,原来是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如今已经建成了供人参观游览的秀美乡村,不仅仅是崇山头,全国上下都实现了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文中所希望的情景: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哀,笑脸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康健代替了疾病,智慧代替了愚昧,友爱代替了仇杀,明媚的花园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在微风吹佛左右摇摆的花朵中,我仿佛看到方志敏在和战士们热情饱满地唱着革命之歌;在微风吹佛上下点头的花朵中,我似乎看到方志敏和战士们在向我们美丽的家园强大的祖国——母亲致以崇高的敬礼!
信仰者信仰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自由富裕幸福的社会。信仰者的信仰是崇高的、是伟大的。人民有了信仰,民族才有希望!
我是一名**工作者,我为能面对面为困难群众扶贫济困、排忧解难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共产党的信仰者,为能实现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而具体行动感到骄傲;我深感**职业的崇高,做一名“孺子牛”的光荣!让我们共同为实现信仰者的信仰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