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智媒元年”时代,Ai等新技术与出版行业持续进行着深度融合与发展,不仅推动着我国出版业逐步走向智能化,也加速了智能出版时代的全面到来。未来,随着出版产业智能化持续加深,智能出版的话语权也将日趋强化。那么智能出版究竟是什么,又会给出版业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呢?
关于智能出版的界定,学界有很多学者都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智能出版是“以数字化内容为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区块链技术和5G技术等为依托,在内容生产和分发流程、呈现方式层面体现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和共创分享等特征的新型出版形态”。
也有学者认为“智能出版是数字出版的升级版,不仅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出版物,更是深入出版产业内部进行融合的动态系统。
还有学者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智能技术在出版行业流程再造与产品服务的应用领域中,依托计算机类人化的智力活动,用以延伸和代替部分出版从业人员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实现知识密集型生产和决策自动化。
综合来看,“智能出版”是强调数字智能技术并以此为依托作用于出版的整个流程的,为内部生产与外部使用提供定制化、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的出版新方向。
除了早期投入实际应用的智能化编辑校对、印刷发行之外,智能出版也逐渐对选题策划、内容创作的流程起作用。
在选题策划上,智能出版可以自主实现市场预测与推理判断,最终生成决策,这不仅能够弥补个体在选题策划时因主观因素产生的误差,准确分析当前市场的潜在需求和趋势,还可以用以代替部分出版从业人员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大幅提高选题决策的效率。
从内容创作角度看,智能出版可以实现作者资源的解放,它能利用智能算法生成文本。虽然智能生成的文本内容在文学深度上有所欠缺,但面对有限的作者资源,出版机构为保证生存而采取一定“退让”则显得必要且明智。在一些对文学性要求相对较弱的稿件中则可以采用机器生产内容或智能写作来进行内容创作,甚至在一些专业领域,智能写作也可以起到替代作用。
智能出版实现了从图文编辑向全媒体编辑的转型。比如,编辑掌握VR技术,就能根据图书内容设计出虚拟现实的场景模式,让受众有更强的交互感,能身临其境、视听结合地体验图书内容。
我国现阶段的出版人才矩阵,其中涉及智能出版领域的从业者大多从传统出版业转型而来,许多从业者对智能出版的核心理念理解不够,智能出版不仅要求编辑掌握出版专业技能和具体领域知识,而且对于一些跨学科、跨媒介、跨领域的综合素养都提出新期待。因此编辑必须优化知识结构,丰富自身技能,做好能统筹各方资源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