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天空阴沉沉的,却也不见半点下雨的迹象。闷热的空气让人心里头有些压抑。我正在从学校回宿舍的路上,远远地便看见北校区的大门好像快要关上了。我觉察到一丝不对劲,三步并做两步出了校门。随后,手机里浮现一条消息:十二点准时封校!我打了一个激灵,回头看见那道沉重厚实的铁门,心情变得也像这天气一样,沉闷压抑。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四周都是抢购物资的人。他们提着大包小包的塑料袋,嘴里嘟囔着还需要什么,无暇顾及走路,时而踉跄几步......
头顶这片暗沉的天空,灰蒙蒙的,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束缚着我的全身。那一刻,我所有强烈的思想,都被这种压抑的氛围包裹的严严实实,无法挣脱,无法言语。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空洞而深邃的夜,眺望远处,也只有一片更加寂寥的苍白色。
焦虑如同野草一般,在我的心底猖獗生长。
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了傍晚。下楼排队做核酸时,夜幕已经降临,紫红色的天空中央有一轮弯月,皎洁明亮。“这大概是我今天最大的慰藉了吧。”我喃喃自语。
冗长的队伍从室内排到了室外,一股股寒风钻进楼道,钻进我的袖口。这倒也是新鲜的感觉,毕竟在宿舍里待了半天,此时此刻,能接触到外界的事物,哪怕是一阵寒风,也是新鲜的体验。
排队中途,我看见一个个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及时地根据队伍的变化,通知后面的同学跟上。他们奔走在队伍的首尾,来来回回不知多少趟,只为让队伍更加高效,为学校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后来,我渐渐知道了更多疫情防控志愿者们的感人事迹:这些志愿者们都是自愿报名,迅速集结。他们为我们派发早餐,需要在凌晨四点就醒来;他们为了保障同学们的物资,慷慨地将自己的东西送给他人;他们在烈日下,在寒风里,他们的辛苦,尽在不言中;他们的品德,是永不垂落的星辰,照亮一个个困顿的黑夜。
作为一个湖北人,此次校园抗击疫情时,我联想到了2020年初的武汉。庚子岁初,冻风犹作;湖北武汉之城,罹患肺炎疾病;亿万同胞心系其殇,举国之力驰援疫区,携手共度难关。隔离令下,武汉街头,不复人声鼎沸之光景,然城居者未尝孤独,因为千万人与之同行。各大医院,医生不分昼夜,殊死搏斗、悬壶济世。压力从四面八方接踵而来:无特效药、物资紧缺、身心疲惫......除夕佳节,本该阖家团圆、笑语盈盈,然医护人员知难而进、奔赴战场、救死扶伤,故民待医者,当如敬于生命。城中百姓亦争先鼓勇,捐血汗之钱,出一己之力:武汉市民,日送近千盒饭;各省捐万吨食粮;海外友人中文鼓励......善良穿越寒风,抵达人心。恰如百川东汇到海,众人凝成抵御疫情的钢铁长城。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如是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我们生于华夏,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替我们守护安宁守护生命。千千万万的人负重前行,换得山河无恙,是以其心怀社会责任感及使然。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看着一条条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我开始也有报名参加志愿的想法,可惜每次都抢不到名额。
这天夜晚,手机上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是辅导员又在招募志愿者。我怀着激动地心情点进去,发现竟然还有空缺!于是赶紧报名。这一次我顺利入选了学校的志愿者队伍。
我的工作是负责协助辅导员管理宿舍东门外的外卖卡口。疫情之下,我们学校将外卖骑手和取外卖的同学有效分隔开来,大大降低了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
那天中午,我在宿舍东门边领取了志愿者马甲和N95口罩。穿上荧光马甲的一瞬间,我感到了一股深深的责任感。此时此刻,我手上拿着的不是一件普普通通的马甲了,它在召唤我投入志愿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身着志愿马甲,站在快递卡口处,我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外卖骑手,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进去送餐。炽热的阳光烘烤着我的身体,豆大的汗珠划过我的脸庞,我咬了咬牙,依然一丝不苟地执行着任务。
突然间,一名想要进入宿舍的同学来到我的面前,经过和辅导员的一番沟通后,最终他被同意放行。我立即上前去,为他打开了门。他轻声说了声“谢谢”。声音虽然很小,但却给予了我无穷的力量。我随即抿嘴一笑,心里也乐开了花。那一刻,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快乐。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四点同时也是志愿服务的乐趣之源。疫情是时代的一场大考验,但是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们,医护人员,施策者,科研攻关人员,哪怕是一个个普通群众,他们都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助力抗击疫情,共创美好明天。
中华泱泱万古长空,凝聚便是能让大鹏抟扶摇而上的一阵清风;绿水青山绝美画卷,凝聚便是其中华丽的一抹朱红。战“疫”的终点站,理应是温柔了岁月的碧海长空。